茄果类作物得了病毒病,这无异于得了“绝症”,菜农往往还会与缺素症状相混淆,大肥猛下仍不见好,浪费了肥料。关键传毒虫源得不到防治,只会让病毒病爆发,该如何将危害降低,保住产量?
首先明确病毒病与缺素区别:
1、缺素通常是叶片局部黄化开始逐渐扩散,病害通常是突发的,扩散传播明显要快。
2、缺素初期通常是叶面黄化,叶背通常不黄,病害一有症状,叶面与叶背同时都有症状。
3、作物先缺素再染病的情况在田间多见。
4、缺素不具备传染性,病毒性病害有传染性。
目前正是秋茬蔬菜的移栽生长阶段,并且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和雨水渐少,适合蚜虫的繁殖,形成秋季危害高峰,病毒病也频繁发生。
对于病毒病要谨记:可防!可控!不可治!做好这4大步骤,将有效降低病害发生。
01严把选苗关:选好抗病品种的同时选择做过苗木检测的脱毒苗木。
02防控传播小虫:蚜虫、粉虱等是病毒病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,不注意这些昆虫,防治效果会大打折扣,建议选择持效和速效性药剂配合进行防治。
03增强抗逆性,提高抵抗力:
每月淋一次微补生防三剑客各0.5公斤/亩,微补根力钙3公斤/亩+微补精力1公斤/亩,促根壮根增强蔬菜长势,提高抗病能力,冲施生防三剑客,给植株打疫苗,通过刺激植株感受病虫害的攻击,快速产生抗体,提高免疫细胞数,预防减少多种病虫害发生。
04使用防控病毒病的有效产品:病毒病在初期是可以缓解恢复
需要促进新生组织生长快于病毒的复制速度来缓解症状,可叶喷微补花力+微补硼力+微补碧力,病毒病的生长常伴随着缺锌等情况的发生,花叶、小叶、卷叶也是病毒病发生的症状,这个时候给作物补充镁、锌、硼等营养元素,改善叶片和减缓生长点受阻不长的情况,促进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;同时可配合调节剂如糠氨基嘌呤、吲哚丁酸等,诱导植物抗病和刺激作物生长。
这样一来通过叶喷+淋根,生防+营养强强联合,持续预防+初期恢复,有效防控病毒病的蔓延和传播。
此外选择药剂阻止病毒蛋白复制以控制病毒病:例如氨基寡糖素,还可选择铜制剂、部分有刺激活性的海藻、氨基酸等植物提取物、微生物菌剂等也能起到初期缓解病毒病的作用。
病毒病注意是防大于治,一旦发生严重,应当及时换苗,若是爆发期,用再好的药也无法根治,因此要提早防治以减少病毒病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