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多地气温屡创新高,部分区域日间温度突破 40℃。据统计,全球农作物因高温热害导致的产量损失年均高达20%,其危害程度已与冻害相当。
高温对作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
■ 光合作用效率锐减
高温环境下,作物蒸腾作用加剧,水分流失速度较常温时提升30%-50%,导致叶片气孔关闭,二氧化碳吸收受阻。这直接影响叶绿素活性,使叶片向果实或种子的养分转运能力减弱,最终导致结实率下降、籽粒干瘪。
■ 生理性病害集中爆发
果实日灼症:以柑橘 "太阳果" 和葡萄日灼为例,高温强光下果实表面温度可达50℃以上,果皮细胞灼伤坏死,轻则形成褐色斑块,重则导致果实脱落。部分产区因太阳果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%-30%。
■ 高温胁迫生长停滞
在温度特别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作物休眠,就是说作物完全停止生长了,比如新疆葡萄产区夏季常出现“高温休眠"现象,当棚内温度超过 38℃时,西瓜、哈密瓜等作物生长完全停滞,发育期延长 10-15 天,严重影响上市周期。
高温危害如此之大,防晒也成为夏季作物管理的重点工作,那我们该如何做好防晒措施?
01 适时灌水,及时降温。
适时灌水能够改善田间果园小气候,旱地作物可以用喷灌设施或喷雾器,通过降温增湿来维持作物体内水分的平衡。
02 加强田间管理。
浇水后适时划锄保墒,提高作物抗旱能力。合理追肥、除草,改善树体的营养状况,增强抵御高温危害的能力,避免和减轻高温危害。
03 根外追肥,补充中微量元素。
高温情况下,植物气孔关闭,蒸腾作用减弱,影响钙等营养的及时运输,可能会导致果实裂果,还会加重日灼果的发生,要及时以叶面喷施的方式有效补钙。
04 使用防晒类产品。
推荐微补晒倍特,250-500倍喷施,含有15%速效钙+15%持效钙,喷后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,不含任何有害物质,既能有效防晒,又能提高果实品质。高温期补钙既有很好的速效性,又具有良好的持效性,喷后在叶面或果实上形成一层渗透保护钙膜,既保护阻隔紫外线伤害,又增厚果皮细胞,有效预防和修复太阳果。
如果温度超过40°C,建议喷微补植物防晒剂,这是一款亲水性小分子矿物质,喷到果面上形成一层能透气的防晒膜,隔绝紫外线来保护果面,预防太阳果。喷到叶片上不会影响呼吸,还能缓慢释放营养元素,帮助光合作用。建议按30-50倍6-8月连喷三次,给果实裹上防晒保护层,减少紫外线灼伤表面,预防太阳果,果树能呼吸。
高温热害防控需结合 "预防 - 防护 - 修复" 三位一体策略,通过田间小气候调节、营养精准供给与物理化学防护的协同作用,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对作物的危害,保障夏季农业生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