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别家果园的柑橘果实圆润饱满、膨大迅速时,部分果农却发现自家果树的果实生长迟缓,迟迟不见 “长个儿”。本应是果个生长的黄金时期,为何会出现如此差距?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,只有找准症结,才能精准施策,实现柑橘的优质丰产。
一、膨果元素失衡:营养供给的 “木桶效应”
谈及柑橘膨果,许多人将目光局限于钾肥,实则进入膨果期的柑橘,对氮、磷、钙、镁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同样迫切,任何一种元素的缺失,都可能成为制约果实膨大的“短板”。
磷作为细胞分裂的“催化剂”,充足的磷元素能促使果实细胞数量增多,为果实膨大奠定基础;
钙如同果实的 “钢筋”,能增强细胞壁韧性,提升果实硬度,有效减少浮皮果、裂果的发生;
镁参与叶绿素的合成,确保叶片翠绿,维持高效的光合作用,源源不断地为果实制造有机养分;
硼元素则是营养运输的 “调度员”,不仅能促进钙的吸收代谢,还能推动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分向果实和根系转运。一旦缺硼,糖分运输通道受阻,果实内含物匮乏,膨果自然乏力。
二、营养分配矛盾:梢果之间的“资源争夺战”
柑橘树体的养分总量有限,在挂果量过大或新梢生长旺盛时,梢果之间便会展开激烈的 “资源争夺战”。过多的果实分摊了有限的养分,导致单个果实获得的营养不足;而新梢生长过旺,同样会消耗大量养分,与果实形成竞争关系,最终致使果实因养分分配不足而膨大缓慢、果型偏小。
三、树势衰弱困境:根系受损的“连锁反应”
经历涝害可能已使柑橘根系受损,尚未完全恢复的根系又遭遇高温干旱天气,如同雪上加霜,其吸收水肥的能力大幅下降。根系功能减弱,无法为树体提供充足的养分,进而导致叶片发黄、数量减少,光合作用效率降低。树体累积的养分难以满足果实膨大与新梢生长的双重需求,膨果慢、果小等问题随之而来。
找到了柑橘膨果慢的原因,接下来就需要对症下药。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,从营养补充、根系养护到环境调控多管齐下,才能有效破解膨果难题,让柑橘果实健康生长。
柑橘进入膨果期后,连续喷施2-3次微补果力+微补盖力+微补碧力,微补膨果防落组合。
● 微补果力高含量磷钾等膨果关键元素,能为果实膨大提供直接动力;
● 微补盖力补充钙元素,增强果实硬度与抗逆性;
● 微补碧力则补充镁、锌、铁等中微量元素,提升叶片光合作用效率。
三者协同作用,不仅能促进果实膨大、改善果实外观,还能有效预防裂果、太阳果,减少病虫害的侵袭。
当前正值柑橘第二次长根高峰期,把握时机及时施用足量肥料,是促进根系生长、保障果实营养供应的关键。可选择微补根力钙+微补精力+微补冲力镁+微补OM45进行淋施。
◆ 微补根力钙补充钙元素,促进根系健壮生长;
◆ 微补精力提供磷、钾、锌等养分,刺激新根萌发;
◆ 微 补冲力镁补充镁元素,提升叶片光合效能;
◆ 微补OM4 5则能改善土壤结构,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。
通过淋施,既能保持根系水分供应,避免因干旱影响果实膨大,又能快速补充多种养分,为果实膨大筑牢根基。
面对高温干旱与高温多雨交替的复杂天气,需灵活做好防旱防涝管理。干旱时,及时进行淋水抗旱,除上述淋施方案外,还可根据果园实际情况,适当增加淋水频率和水量;遭遇暴雨后,迅速开展果园排涝工作,避免根系长时间缺氧导致腐烂。
雨后土壤湿度较大,适合采用撒施的方式促进树势恢复,将微补倍力与微补OM45(颗粒剂)均匀撒施于果园,可有效缓解积水对根系的损害,刺激根系重新生长,助力树势快速恢复,保障果实正常发育,减少雨后落果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