柑橘7月高清病害图谱,附防治方案
每年一到夏季,病害总是果农朋友的重要话题。小暑过后不仅气温上升,南方汛期迎来一波又一波,雨量增大给柑桔生长带来很多的病害,柑橘幼果一次膨大后,气孔逐步张大,很多病害也借机上果,农民是苦不堪言。
提前做好病害防控工作,比等到病害爆发后再来治疗,成本要少上几倍,而且也省时省力。
七月要重点防控这些病害:

溃疡病
说到溃疡病,大家都不陌生,但还是有些人不认得,主要特点是:火山口、木栓化、病斑有一圈黄晕环绕。多数主流品种易感病,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产物积累,后期导致落果落叶和树势下降。
叶面病斑
果面病斑
溃疡病菌容易侵染树势弱树体,除了气孔可侵入外,还有潜叶蛾等造成的伤口,风雨天划伤刮伤的机械伤口。
保护果树不受虫害叮咬刺吸,还要在风雨天过后及时修剪伤枝伤果,更重要的是:及时促进新梢老熟,注重提高树体抵抗力,加速幼果膨大,降低果园病菌基数等!
推荐方案:
叶喷:微补抗力500倍+微补9966有机铜1000倍+微补纳米助剂500倍+微补碧力1500倍+微补壮力500倍,每月喷2次,提高树体抗病浓度,壮梢膨果。
冲施:微补生防三剑客各500倍淋1次。

炭疽病
炭疽病菌特别“心机”,特别爱乘机而入,树势弱和抵抗力差的果树发病严重,树体强发病轻甚至不发病。
一般在果柄处向果肉泛滥一圈褐色病斑,要么就是果面伤口引发病菌侵染但不伤及果肉。
在叶片上有两种病状,急性型像被开水烫过,浅褐色,后期腐烂;慢性型有褐色病圈,中间灰白色。
预防炭疽病,栽培时要注意通风透气,可以降低病菌萌发,另外炭疽病“恃强凌弱”,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树体更强,减少发病概率,微补生防三剑客在平时就要纳入施肥计划,通过叶喷和淋根少量多次的补充,提高树体的抗病免疫力、降低树体病菌基数等减少发病几率。
推荐方案:
叶喷:微补抗力500倍+微补9966有机铜1000倍+微补纳米助剂500倍+微补碧力1500倍+微补壮力500倍,每月喷2次,提高树体抗病力,壮梢膨果。
冲施:微补生防三剑客各500倍冲施淋根1次。

脂点黄斑病
这类病害大致有三种类型:黄斑型、褐色小圆星型和混合型。果实也可发病。
黄斑型
开始在叶背上出现褪绿针孔斑点,逐渐转黄,后期发展为黑褐色的脂斑;叶片正面出现边缘模糊的黄色脂斑。多发生在春梢。



褐色小圆星型
开始在叶背上出现褪绿针孔斑点,逐渐转黄,后期发展为黑褐色的脂斑;叶片正面出现边缘模糊的黄色脂斑。多发生在秋梢。
混合型
既有黄晕脂斑,又有突起黑色小粒点,多发生在夏梢。
果实上
常常发生果肉的向阳面,果肉一般不受危害,果面形成灰黄相间的花斑或疱疹状污黄色小突起,形成花皮果,影响卖价。
脂点黄斑病,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基数高,容易侵染树势衰弱抵抗力差的果树,增强抗病力是基础,清除树体病菌基数是关键。
推荐方案:
叶喷:微补抗力500倍+微补9966有机铜1000倍+微补纳米助剂500倍,每月喷2次。
冲施:微补生防三剑客各500倍冲施淋根1次。

根腐病
该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基部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,初期呈现不规则油渍状,树皮呈黄褐色至黑褐色腐烂,随后扩展至形成层和木质部,向下蔓延至根系,引起主根、侧根、须根腐烂,最后全株枯死。 多发在高温多雨季节,或土壤板结潮湿、荫蔽通风不良的果园,主干基部皮层有人为或机械伤口易患病。
推荐方案:
雨后及时排水疏涝,维持土壤中有益菌群基数是关键,注重养根护根,根强树壮,抗病力也高。微补根腐三剑客:微补OM45有机精华+微补根力钙+BioMicro益生菌各500倍,雨后淋根一次。